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文化 / 社造 / 環境訊息
產業甄新聞
數位科技
健康科技
好文章
more  
數位科技 2008   季刊  
不務正業成札
    商業週刊 文●黃惠娟
  紐約有一座新遝鰴鶿O貝殼式建築,採光很好,內部沒有什麼樑柱,甚至沒有橫樑。地震時該怎麼辦?這是根據什麼樣的力學原理?陽光是如何透進來?」這是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有一次在紐約搭飛機的疑問。回國後,他給自己一個新末牷A要請教建築師探討這座貝殼機場的建築原理。

  明基集團一年營業額將近二千億,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沒有一家與營建有關。為何李焜耀會有興趣研究機場建築?每天行程排得滿滿的他,不只對這座機場有興趣,對俄羅斯的百年歷史地鐵也有高度的興趣。電子上市公司董事長關心建築與俄羅斯歷史,算不務正業?或,另有深意?

  李焜耀認為,領導者很重要的智慧就是要懂得將資料(data)轉變成資訊(informatio n),變成知識(knowledge),再變成洞見( insight)。最難的就是變成洞見。因此領導者的知識一定要淵博,這有助於下決策的精準。「這些知識來源並不一定是來自於本行,而是由其他領域轉過來。」

  不務正業俱樂部

  溫世仁:另一個身分是作家

  大前研一:變成「木屐型人」

  英業達電子副董事長溫世仁更是「不務正業」,他的另一個身分是作家。今年五十五歲的他,規定自己每三個月密集學習一個主題,再以出版做督促學習的壓力。最近一個修畢的主題為「台灣青年的出路」,至今已累積二十餘冊著作。他在一段時間內大量蒐集並且研讀相關資訊,或者透過上網或錄下相關主題的電視節目,研讀後將之整理出書。

  不只溫世仁與李焜耀,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列為「全世界五大管理大師」的大前研一也是「不務正業俱樂部」一員。本身是核子工程博士、爾後學習管理技能的他,不但好讀古籍,而且從學生時代就不曾中斷過對雙簧管的愛好。

  大前研一去年六月在新書《工作雞湯Ⅱ─ 縱橫二十一世紀職場的成弁絨Z》中提出「木屐型人」的觀點。他認為,要在數位科技時代生存,除了必須具備一項專長外,還必須增加另一項專業知識,成為所謂「木屐型人(日式木屐鞋底有多根木柱,藉此比喻一人同時具多項技能)」,才能有足夠的支架悠游於未來社會。「成為『木屐型人』最重要的意義是,縱然不同的專業領域表面看來獨立無關,但這些知識有一天會在某處連接,產生加乘效果。」

  台灣兩股學習潮

  熱愛嬝炕G書籍人均出版量全球第二

  重回學校:EMBA課程成為大熱門

  要成為「木屐型人」,豎立新的支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學習。

  從書籍的P售數字,可以看到台灣的第一股學習潮。雖然經濟不景氣超過三年,但沒有澆熄台灣人讀書的熱度。根據誠品書店提供的數字,從民國八十七到九十一年,十一大類的書籍幾乎全數呈現上揚。「台灣近十年書市,除了學術與藝術類外,出版幾乎都與國際同步。」誠品書店副總經理廖美立觀察,讀書已經成為台灣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城邦集團執行長詹宏志指出,台灣去年一共出版了四萬個品項的新書,雖不及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但若以總出書書目除以人口數的人均出版量來看,台灣其實居於全球第二,僅次於近年來以文化創意產業傲視全球的英國。

  從EMBA(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可看出台灣第二股學習潮。七年前,台大管理學院開設第一個EMBA課程後,白領階級背書包回學校念書的熱度至今不減,目前全台灣提供EMBA課程的大學高達二十多家。

  集體學習焦慮感

  尼Q傾向:學習潮以技能為導向

  楊基寬:建立風格才是勝出關鍵

  這兩股學習潮背後,有兩個強大的推動器。

  其一,是知識量的暴增。《成奶H士完全念力手冊》(商智文化出版)的作者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指出,人類知識的粗估總量,每兩到三年大約增加一倍,知識是以次方增加。而二十一世紀初,人類單一領域累積的知識,每年就會增加一倍。崔西指出,對個人而言,這表示就算只維持現有的能力、收入及工作領域,都必須每兩、三年就讓自己的知識增加一倍。如果個人知識增加的速度,跟不上這領域總知識的成長,就極有可能被淘汰。

  其二,工作複雜度的提高,也直接引發對跨領域人才的需求。政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連續四年承辦經濟部「跨領域科技管理研習班」,所長劉江彬指出,一百二十個招生名額中,高達五成是科技背景,想尋求智慧財產權法律知識與管理知識的人才報考。工程師沒有美學素養做不出有創意的手機或筆記型電腦,管理人員不懂技術,不易推銷產品,學校只好又回過頭來以學程等方式,補充人才在跨領域知識與訓練上的不足。「人類最早是全人學習,近一個世紀因知識太多才越來越專;但一九七○ 年代之後,重回過去跨領域學習的呼聲再起,因為分科太細已不符未來世界的需求。」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教授蔡錫濤說。

  不過,從台灣的熱賣書籍,仍以各種成斥g驗的財經、語言學習與EMBA等專業嬝狀陞D,可以看出台灣仍是典型開發中國家的書市─尼Q傾向較重。

  「台灣上班族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有skil l(技能),沒有style(風格)。」一○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觀察。skill只要時間投入就能獲得,卻不能產生附加價值,因為沒有差異性,style才是最後勝出的關鍵。「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的女神,卻擁有一項致命的缺點 ─沒有人要相信祂一樣。」楊基寬認為沒有st yle的主管或project leader(專案領導人),不易獲得同伴的認同,做起事來就會事倍孕b。

  楊基寬經營一○四人力銀行多年後觀察,近十年來台灣上班族技能與個性成熟度雖有提升,可惜十分緩慢,原因是十年來台灣上班族幾乎是在順境工作;然而,個性與判斷力的成熟,卻要靠在逆境中學習,以及比別人吸取更多、更廣的知識,以及經常思考的習慣。「當大家發現一直投入於skill的提升,譬如拚命投資自己學語文、學企管,回饋卻有其極限時,會發覺要增益的不只是skill,而是style。」楊基寬將之定位為職場工作者的「個性競爭力」。

  「個性競爭力」可以是修養、知識廣度與判斷力的綜合體,決定一個人在未來職場再成長的capability(潛能)。

  知名打擊樂音樂家、現任中正文化中心主任朱宗慶,兩年前重當學生,跨領域報考台大管理學院的EMBA。

  在大學教音樂二十一年,嘴巴一張,就能講個三、五個鐘頭的朱宗慶,為何再學習的範疇,要跨到學習商業社會的ABC─管理會計、管理經濟?

  跨越自己的限制

  朱宗慶:從音樂家變成藝術管理人

  周淑媛:從精算師跨行到人資領域

  七月份才剛率領樂團到俄羅斯演出的朱宗慶,一輩子都在當音樂家,但是近年蛻變為藝術管理人的過程卻面臨瓶頸。他形容藝術家的性格說:「過去的我是為了理想,即便賣了房子也在所不惜……。過去我們碰到問題總是怪別人,社會的錯,國家的錯,很少反求諸己。」

  然而,跨入數字領域的初期,他曾經很痛苦,自己要變成拿著電子計算機的音樂家嗎?「我不斷質疑自己為何要來台大商學院上課?是否錯了?」朱宗慶說。一年過後,朱宗慶進入另一番境界:「我領悟到,我的理想不能被埋沒,但是營運效率可以更要求,譬如利息成本是否太高等。」

  朱宗慶在台大EMBA的同班同學池啟瑞,也有類似的收穫。不同的是,池啟瑞的身分是醫生,他是中和龍佑醫院的院長。這是一家和友人共同經營的地區醫院。從醫生到院長的過程,池啟瑞也面臨到瓶頸:「以為有賺錢,事實卻非如此。最糟的是,還找不到原因。」自修仍未能找出問題後,池啟瑞決定跨領域學習管理。如今,池啟瑞學到最多的即為用財務數字找出管理的死角,「要談任何問題前,一定先把報表跑出來。」而兩年來,池啟瑞從財報抓出的「蟲」,實際讓醫院省下兩成的固定成本,「可以改進的還有很多。」他說:「醫生這個行業是很封閉的,跨領域學習可看到非醫生領域的觀點 ,更何況健保制度下,越來越局限醫生的發展。」

  美商惠悅(Watson Wyatt)公司副總經理周淑媛,五年前就已躍居公司首席精算師,是外商退休金精算顧問中實務經驗最久的精算師,擁有一個人人艷羨的金飯碗。然而,周淑媛笑著說:「我和我的上司都很清楚,如果每天還是只做精算工作,我的生涯走到四十歲,就會自請了斷。」

  因為退休金精算長期與客戶的人資部門互動,興起周淑媛對人資領域的興趣。五年前,在公司的全額補助下,她到哈佛企管學院及史丹佛商管學院進修。

  精算師的訓練是要非常精確,因為保單算錯,客戶這項產品可能就是由盈轉虧。也因此,周淑媛形容多數精算師的人格特質都很無趣,「他會需要一個框框,才有辦法做事。」然而,她所跨入的人資領域,卻是難有明確步驟與流程的領域。「這一點都不logical(合邏輯)!」是她由精算領域剛轉往人資領域最常衝口而出的一句話。老是陷在黑/白,○/1(全無或全有)之間無法找到出路,後來慢慢抽離精算師的思維,思考「原來人的管理是一種藝術,灰色地帶有時很有道理」,兩年後才逐漸用兩種不同思維去思考問題。今年暑假,因為周淑媛是全亞太區少數跨領域成左爾g理人,還被邀請為亞太區經理人分享她的心路歷程。

  根據心理學理論,兩個或多個不同領域知識的激盪,的確能啟迪一人心智潛能、淬鍊出更高的知識廣度與深度及創造力的好方法。「創造力來自兩元的聯想,好比發明印刷術的人,是從兩個不相關的概念結合而來的。」台大心理系教授鄭昭明說。

  先擁有「主體性」

  王榮文:出版專業讓別人願意對話

  林百里:以感性右腦輔助理性左腦

  跨領域學習能讓自己跳出專業帶來的束縛。不過,它有其條件性,否則就真會淪為「不務正業」。所謂的條件性,指的是「要先擁有主體性。也就是說,先在自己專業擁有一席之地,再跨出去求廣。」國內最早提出跨領域以追求創造力教育理論的吳靜吉說。吳靜吉的說法,跟大前研一「T型人」的說法不謀而合─ 除了深耕自己的專業,「往下」發展外,也要注意「橫向發展」,透過自己的位置,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甚至一起工作;要能夠從對話習得別人的know-how(關鍵技術),就要透過跨領域的接觸。

  遠流出版社發行人王榮文經常透過做社會公益,增加自己接觸不同領域頂尖人士的機會。「這樣才有機會跳脫自己的專業,也是很好的跨領域學習機會。」目前擔任人本教育基金會及中央社董事的王榮文說。而在跨領域學習時,別人為何要被他學?「別人願意與我對話,是承認我在出版界的主體性。」認為自己是透過嬝炙H及與別人對話學習的王榮文說。

  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舉畢卡索的例子說,畢卡索青年時期的作品,目前仍大量收藏在祖國西班牙巴塞隆納,其中多數是素描、臨摩別人的作品,沒有經過這一階段主體性的建立,到巴黎後大開眼界的畢卡索,不可能有產生新風格的畢卡索。徐重仁自己也是在建立7-El even成斥g營模式後,小從參觀日式博物館入口的一盆花聯想到不同文化特質,到大自然花草蟲魚的顏色變化與女性服飾的相關性,都能撞擊產生新的體悟。

  朱宗慶也有類似的體會。「在我們學音樂來說,也要先求準,再求不準。」朱宗慶說明要能完全掌握音樂之後,才能進一步求節奏與情感的『變化』,而不是先不準,再準,為求變化而變化。

  而擁有主體性之後,對跨領域學習的掌握程度,也就更有把握。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的主體是台灣第九大企業的負責人,商界之外,他的收藏家身分也有一定的分量。他所收藏的張大千畫作質與量,少有人能與之匹敵。在位於桃園林口的廣達電腦總部廣雅軒,就藏有張大千的骨董字畫數十幀,鎮日耗費左腦帶領廣達千兵萬馬在全球搶單,每日工作之餘,卻能立刻轉換情緒,隻身悠游於張大千的古典水墨當中。「電子業者並不是『科學怪人』,下了班也有感性的一面。」林百里嘗言道。

  連廣達研究所設計草圖都親手繪製的林百里,常常自認為自己還是一名研發工程師。而要因應不斷推陳出新的筆記型電腦設計,林百里右腦的感性思考邏輯,也經常會跳出來協助硬邦邦的工程師進行產品設計。就有一位代工客戶曾指出,有一次,當他與林百里討論起筆記型電腦兩個USB(萬用匯流排)接頭應該怎麼簧氶A林百里竟脫口而出︰「就像是美女圖中的美女,雙手這樣子穠漁伬堀抮}亮。」就是林百里能夠跳脫出嚴謹左腦理性訓練的工程師思維,而能讓廣達從OEM(專業代工)走向ODM(設計代工)的重要舵手。

  依興趣鎖定學習

  白崇亮:念神學有助於公關工作

  大前研一:五年就能夠學有所成

  跨領域學習就是擴大一個人的學習能量,這在知識過時性加快的二十一世紀,保有學習的能量是最可貴的資產。然而,一個人一天就是只有二十四個小時,但知識卻是以次方的速度增加,如何選擇學習的目標?才不會發生資訊焦慮症?依循興趣而行,是過來人的修習心法。

  畢業於台大機械系的奧美整合行銷集團董事長白崇亮回想自己三十多歲時,曾因為對人感到相當好奇,在偶然的機會下,跟著一位榮總的教授,在病房進行為期一年多的心理諮商與家族治療。五年前,同樣是因為對人的好奇,當公司付費讓他到國外進修三個月的機會出現時,他選擇到加拿大念神學與倫理學。至今回想,白崇亮覺得對他爾後從事與人高度相關的公關工作,有莫大的幫助。

  拿到EMBA碩士學位後,池啟瑞要從醫學領域,跨入另一個學習領域─日文。他體認:「學日文可以保持一個學習的心態。」五十七歲從麥肯錫顧問公司退休後仍然不間斷學習的大前研一,給現代職場工作者的忠告:「除了成為數學天才是不可能的任務外,不論任何年齡,只要五年都能學有所成。」

  它谷W就的人仍孜孜不倦,你的學習計畫準備好了嗎?
本文被點閱: 11589 次
│產業│ 2008 上一頁          回到綱要         下一頁       
 




3Q168.com © 千立人文科技版權所有2006-2018

行動:0912-696748   電話:04-22201171  

 

總訪客:224096    點選次數:454830

總訪客人數:224096

點選次數: 454830

           本網由 千立人文科技 設計建構